使用材料
環氧樹脂/色精/軟陶/壓克力顏料/印表紙/膠膜/細沙/石頭土/馴鹿苔/珊瑚碎石
作品尺寸:15*5.5*7.5公分
第二回嘗試製作的大型環氧樹脂作品
以儒艮(Dugong dugon)與黃金鰺(Gnathanodon speciosus)群共游作為主題
儒艮是海牛目草食性海洋哺乳動物,牠的外型與海牛相似,
兩者經常被搞混,但還是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儒艮的體色較海牛淺,且兩者尾鰭形狀明顯不同,
海牛尾為扇形,儒艮則更像是鯨豚的尾鰭,
因此牠又被人稱之為"美人魚",
這種棲息於印太地區海域的哺乳動物從前也分布於台灣海域,
可惜現在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了,
儒艮會取食海床上的海草與藻類,
雖然經常觀測到單獨性動,但有時亦會組成5~6隻小團體,
牠具有很大的肺臟,幾乎延伸到腎臟部位,
和一般鯨豚相比,儒艮的脂肪層較薄,
且身體周邊並無逆流熱交換系統,
這或許可以解釋儒艮為何偏好溫暖淺海水域
黃金鰺又稱為無齒鰺,
是普遍分布於印太地區海域的魚類,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喜成群活動,
並常跟隨於大型魚類身旁,
一般作為食用魚種,
因外型亮麗,水族館也經常飼養來作為展示
潛水客在溫暖海域遇上這樣的畫面想必會心花怒放吧!
我在製作這款大型作品時可說是歷經各式困難,
花了不少時間構思畫面與呈現方式,
海底的珊瑚礁種類與樣式搭配還調整了好久,
有種在布置水族箱的錯覺,
底沙和海水顏色的呈現也思索許久,
最搞工的是那幾隻跟隨在儒艮身旁的黃金鰺,
這類型作品必須顧慮環氧樹脂的密度和浮力問題,
所以在封膠前必須精確計算所有封入物的密度和重量,
另外由於環氧樹脂乾固階段密度會不斷變化,
因此最常見的失敗就是封入物沒有在相應位置,
而是"游"到其他地方去,
像這次的作品就因為比重問題差點翻船,
也許各位有注意到此作的主角儒艮上浮位置稍微偏高,
那是因為環氧樹脂的密度大於軟陶材質捏製的儒艮,
導致倒入大量樹脂時浮力過大,軟陶無法沉置於原本的位置,
我原先的設計是儒艮的潛水位置要更低一些,
不過後來發生的事情太令人措手不及!
倒入最後一杯樹脂後強大的浮力讓儒艮幾乎快要整個游出水面
於是儒艮的美背和尾鰭就這麼露出海面,
有點像儒艮在水面上日光浴那樣(野生儒艮確實會將半個身子露出水面,所以好像也沒什麼不對勁),
從水面上俯視海洋哺乳動物光滑的背和尾鰭,加上水面波紋帶來的效果,似乎也滿不錯的!
本次作品有很多可改善之處,
如果未來再製作類似作品,這次的經驗會讓我處理得更好,
最後稍微介紹一下作品中呈現的珊瑚種類:
葉型表孔珊瑚
花環肉質軟珊瑚
管星珊瑚
指形軟珊瑚
菟葵(zoanth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