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動物影片&出版品賞析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為何使生物滅絕.jpg

愛為何使生物滅絕?在野生動物瀕危的時代,檢視我們對寵物的愛

作者:彼得.克里斯蒂(Peter Christie)

貓頭鷹出版社  2021年出版

 

自有記憶以來,我便一直喜愛著動物,無論是一般家養寵物,或是野生動物。我小時會帶著家裡的狗到山區漫步,那裡不時地會出現野雉或白鼻心之類的小型野生動物。

等我年紀再大一些,我開始從各類媒體書籍上攝取更多樣性的生物學知識,對於生態保育學也稍微有了些基本概念。當然,在我理解這些知識的同時也並未失去飼養寵物的熱愛,除了一般常見貓狗,我也嘗試著去接觸那些較為罕見的物種,畢竟,能和這些平時不太有機會接觸的動物一起生活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呀!

藉由飼養寵物,我得到了許多令人驚喜的發現,牠們展現了許多書本上看不見的東西,這不光是知識上的拓展,更是一種生命的體驗。

當時的我認為喜歡飼養動物的人應該也同樣會關注野生動物和生態保育議題,至少比起一般人,動物喜好者所關注的對象自然是動物,那麼愛屋及烏的拓展為動物所在的自然棲地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多年後,當我正式接觸了生態保育相關學門,才理解到這兩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過往我們在生態保育方面對於野生動物所遭受威脅的認知多半是盜獵、棲地破壞、人為開發、環境污染等,現在似乎又多了項寵物飼養。

一般人大概很難理解為何飼養寵物會對野生動物及其棲地造成影響,這個問題在上世紀幾乎是不存在的。

人類為何會飼養寵物,《愛》一書的作者將其歸因於威爾森所提出的親生命性,也就是人類對自然萬物,特別是動物的喜好,我們有一種渴望,想要去親近這些人類以外的物種。這樣的本能讓人類發展出飼養寵物的行為,從人類馴服第一隻狗開始,直到建立出巨大的寵物貿易市場,這類行為所形塑出各種層面的影響,已遠遠超出我們的過往認知。

最直接且顯而易見的影響是野生族群的破壞,如書中提到的墨西哥鈍口螈,牠們因特殊外型以及生理構造具備研究價值在自然棲地被捕捉到近乎滅絕,但全球卻有成千上萬的寵物蠑螈被飼養在人類的水族箱中,這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卻是許多野生動物現今常見的狀況。我們很難想像,後代子孫可能無法在野外看見這些野生動物,而只能見到人工飼養的個體。

即便是尋常的寵物貓狗也會對環境造成巨大影響,這兩種馴化歷史悠久的生物隨著人類足跡踏遍世界各地,除了因狩獵天性與競爭效應造成許多原生物種滅絕外,更是傳染病傳播的媒介;犬瘟熱造成非洲保護區內獅子的感染死亡,傳染來源為周遭村莊所飼養的犬隻;有時不僅是相鄰地域的物種遭受波及,瀕危的海獺甚至僅因受到雨水逕流至海中的貓糞感染病毒而數量大減。全球化讓人類活動遍布世界各個角落,與人類同行的不只是寵物和其他動物,其中還包括看不見的微生物像是細菌與病毒,讀者可以透過本書瞭解致命的傳染病如何隨著寵物貿易的崛起而嚴重影響野外原生族群,原本僅出現在某些區域性的病菌因人為活動而流通各地,其中包括許多人畜共通的疫病。

外來種入侵是近代生態保育一項很重要的議題,我們都知道外來種對環境會造成許多影響,特別是島嶼生物。除了農業和經濟面向外,對於原生物種和自然棲地的影響也在保育聲浪高漲的今日越來越到重視,早年人類還不清楚寵物對於環境與生態的影響,但現在許多人開始正視這個問題,移除外來種看來似乎是正確理性的策略方案,然而這似乎牽涉到人類社會的道德問題,許多成為外來種的寵物和人類之間有著深刻的感情羈絆,人們很難輕易切斷這樣的感情紐帶,毫不留情的將牠們給移除,像是汪星人喵星人,或是模樣可愛又善於模仿的鸚鵡,這些外來種是因為人類才出現在不應出現的地方,然而牠們也的確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負面影響,甚至直接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讓家庭寵物成為流落野地的外來種固然是人類的責任,但我們對於那些自然環境的原生物種又何嘗不該保持應有道德和義務呢?令人遺憾地,這個議題目前似乎已成為伴侶動物保護與生態保育人士之間沒有定論的激戰。

隨著全球飼養寵物的人口增加,隨之崛起的還有寵物周邊市場,飼主希望能讓自家貓狗能在飲食上吃得更加精緻,因此帶動寵物食品業的蓬勃發展,在產品配方上推出蛋白質比例更高的飼料,這些飼料標榜著富含高品質肉類,除了畜牧業提供的家禽家畜外,更包含了野味,許多海水魚被當作寵物飼料大量捕撈,其中不乏數量稀少的瀕危魚類。書中指出寵物貓狗如果自成一國,現已成為國際肉類消費第五大國,僅次於俄羅斯、美國、巴西和中國。寵物所消耗的自然資源,似乎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當然這必須歸因於寵物所帶給我們的情感依戀,飼主願意花錢在自家寵物身上,把牠視作自己的延伸。

為什麼多數寵物飼主情願投注大量金錢在伴侶動物上,但對於牠們的野外親戚卻缺乏關注?按照親生命理論來說,關注寵物的人應該會比一般人更加關心生態和環境保育,可現實情況是人們捐助在伴侶動物援助收容的金額遠遠高於野生動物保育機構。針對此現象,書中採訪的相關人士提出了論點,人們對於自身熟悉且親近的事物會願意提供較多資源和幫助,相較於寵物,大部分的人接觸野生動物的機會不多,自然瞭解也較少,因此在投入資源時大多不會選擇這塊相對陌生的領域。

那麼飼養寵物是否就真的只會造成生態保育上的種種災難,毫無任何幫助呢?

實際上並非如此,書中的最後兩章告訴我們,人類的親生命性最終還是可能會幫助我們救助野外的瀕危物種,以及維護健康的生態環境,而且這項任務還必須依靠我們的寵物。保育工作犬是近年新興的概念,且已在全球各地開始實際施行,既然人類最好的朋友自古就承擔了狩獵、畜牧、護衛等工作,那麼牠們當然也可以和人類一起守護自然,包括搜尋野外瀕危物種,監測入侵外來種等等。

人類飼養寵物的行為固然造成許多生態環境與野生動物的災難,但也有不少動物雖然在原產地瀕臨滅絕,卻意外藉由寵物貿易在他處開枝散葉、繁衍茂盛,例如小葵花鳳頭鸚鵡在原產地印尼瀕臨絕種,卻作為外來種寵物在香港建立了穩定野生族群,這種類似於生命會找到出路的形式意外達成了某種平衡。

威爾森提出親生命論的年代尚未出現今日的生態議題,畢竟當時飼養寵物的人沒那麼多,全球化和經濟發展的演變也加劇了它的影響。這本書並非告訴大家不要飼養任何寵物,而是希望人們在飼養寵物的當下多去理解自己的選擇和行為對於環境所造成的影響。

我們熱衷於養育生命,和牠們產生無可取代的情感連結;同時也對於自然存續的壯麗生靈抱持著感動,並欣賞牠們的光彩奪目,因為那是生為人類對自然萬物特有的依戀。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impanzee politics 黑猩猩政治學

<Chimpanzee Politics: Power and Sex Among Apes>英文版(左圖)

2016年開學文化所出版的<黑猩猩政治學:如何競逐權與色>二十五周年紀念版(右圖)

作者: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

 

        政治一詞意旨治理眾人之事,既然是眾之事,那麼當然政治被視為是人類社會獨有的產物,動物即便是結構嚴謹的群居性物種,以一般人類的觀點,不可能有那樣的智力與複雜思維來達成所謂的政治

那麼,事實果真是如此嗎?

        拜近代的科學觀察與日益進步的研究所賜,漸漸有行為學者開始留意到,靈長類(特別是黑猩猩)的群體權力結構其實並非我們過往所想像那般簡單,從前所認知的勝者為王,以為靈長類群間的權力建立不過就是打上一架,然後勝利的個體稱王。

       或許某些猿類的群體是以類似方式維持權力結構,但對於我們的血緣關係親近的黑猩猩來說,情況卻並非那麼簡單。

       本書的主角們,是一群居在荷蘭阿納姆動物園內的黑猩猩,這個動物園不同於當時一般收容黑猩猩的機構,阿納姆採用半開放的飼養空間,黑猩猩居住在半露天的環境中,而非圈養在籠子或柵欄內,遊客無法直接接觸猩猩,但能夠在瞭望台上一覽無遺地觀察到黑猩猩族群間的個體互動。

        在動物行為研究上,所有觀察記錄下的行為活動都必須量化為實際數字,這是學界認為值得採信的科學計量方式,因此即便動物行為相對於其他硬性科學(如物理、化學)來說,是屬於較為軟性的科學,然而研究者們依舊得想方設法讓研究觀察成果化為一連串經過統計學檢驗的數字,這才是學界所謂「有意義」的研究結果。

        然而本書的作者,也就是阿納姆黑猩猩群的觀察者他當時並沒有這麼做,事實上,在70~80年代,動物行為學上的種種觀察研究經常被冠上過度擬人化的詬病,特別是提到關於動物心智方面的研究,更是經常被戲稱為充滿幻想與不切實際的偽科學。在正統研究學者的認知上,認為應該秉除私人情感和不夠科學嚴謹的研究方式,因此在觀察動物時,必須以編號代替命名,研究成果也應以統計歸納法來量化,而非看似不夠科學的文字描述。

       法蘭斯.瓦爾德並未全完遵循傳統的行為學觀察,阿納姆的黑猩猩全都有自己的名字,而這本書所呈現出的方式,也非常符合科普性文章的呈現手法,儘管他在觀察黑猩猩時有應用某些科學方法,但在書中,卻賦予了每隻黑猩猩獨特的個性和在群體中的地位,於是我們不會像在閱讀論文那樣必須面對那些數字和統計結果,即便是一般大眾,也能像看小說那般藉由那些影響力較深的黑猩猩個體,理解阿納姆猩猩群所發生的一切,以及他背後的意義和發現。

       法蘭斯為阿納姆黑猩猩們建立了群像,以直述的方式描寫出群體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依靠、互信、暴力、背叛、奪權等等,而書中黑猩猩們各自的性格和行為也隨著觀察文字的描述情節,浮現出各自的肖像。讀者也漸漸明瞭,原來黑猩猩不像我們從前認知的,只靠武力決定權力關係,原來牠們也會使用各種計策來達成目的,在社群中有所謂的結盟政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離間計和第三方導向模式。

       黑猩猩群間的權力流動並非單取決於武力值,而是社群間其他成員的支持度,因此,要做到打倒對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孤立牠。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和其他成員結盟,取得其他猩猩的信賴、討好雌猩猩,即便這些雌猩猩原先立場與自己不同,但耐心與技巧足以扭轉社群局勢。如果你想在黑猩猩群中取得權力,這些都是必要的手段。

       如何?是否覺得有些似曾相似的感覺。

       達爾文在出版<物種源始>的時候曾受到相當大的爭議,多數學者對於人類是從猿猴演化而來的論點無法接受,甚至有人畫了張諷刺達爾文的圖片,將達爾文比擬成一隻人頭猴身的動物。然而多年之後的種種科學研究和觀察,人們對於演化有了更多支持的論點,不單是基因與外型上的關聯,這樣的親緣關係,可能還深入了我們的行為與文化。

       閱讀此書時,我看著書中的黑猩猩群對於權力的角逐費盡心思,一邊思考起人類世界中政治家與管理者的種種行為,在書中某隻黑猩猩歷經政變手段迫使牠熟識多年的老友,也就是原先的領袖下台後,原先對其他成員的態度馬上轉變,不再像奪權期間那般咄咄逼人,而是展現領袖風範,不單對自己陣營的個體展現溫和包容,對於其他原先不屬於自己陣營的個體也會適時釋出善意,並展現牠處理群體事務的公平,這麼做當然是有理由的,作者推測,這樣的行為模式很可能是為了維持其政權,既然已經得到了權力,鞏固政權的方式當然是團隊和諧穩定和其餘成員的支持。民主的人類世界,掌權者會關心選票和支持度,黑猩猩的世界似乎也相去不遠。

        雄性動物往往潛藏著互相進競爭的基因,這是幾乎無法改變的本性,人和黑猩猩似乎是少數能壓抑這種本能,選擇與同伴結盟抵抗外敵的物種,就像在公司中的男性社員們聯合起來抵禦其他公司的商業競爭那樣。我們的社群完美結合了競爭、合作、利他、結盟等模式,靈長類的特有的社會模式既複雜又迷人。

       此書出版的時代鮮少有相似的研究,想必在當時本書受到的矚目和爭議不小,部分學者認為在研究行為學時,特別是對於動物「意圖」之詮釋應特別小心謹慎,以免流於過度誇大和憑空想像。然而,法蘭斯的種種觀察結果依舊有他難以否定的發現,儘管他本人強調:黑猩猩是複雜的生物,群體結構也並非那麼一層不變,今日書中所呈現的觀察結果也許僅適於阿納姆動物園內的團體。即便如此,此書的觀點依舊在二十五年後影響著眾多人類學家、企業管理者與政界人士,我們也能藉由另一個看待黑猩猩的角度來重新詮釋人類的社會權力結構。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貓寧可買老鼠

                              漢斯-烏里希.格林(Hans-Ulrich Grimm)著            

                       積木文化2014年出版

        在人類的社會裡,「食品安全」一直是長期存在且眾人皆關心的議題,既然是生物,那麼自然難免得吃才能存活,在經濟不那麼富足的年代,食物普遍不如近代充裕,多數人可能只關心攝取營養是否足夠。然而時至今日,隨著大規模農作與食品的集中生產方式,食品被全球企業化的經營著,我們所得到食物的方式已和從前大不相同。「食品科學」讓人類的食物更加的「經濟化」與「商品化」,就在這些文明社會的食物被大量製造出來,送往賣場、便利商店和連鎖超商的同時,我們其實並不了解,這些食物背後的生產方式與過程,或是那些印製於商品包裝上,冗長又抽象的內容添加物。在食物「文明化」的同時,開始有人注意到近代食品生產與加工方式為人類飲食文化帶來的影響,然而,卻鮮少有人探討人類身邊的寵物或經濟動物之飲食問題。

        為什麼要關心動物吃了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只流於感情因素,因為有時候動物和人類是息息相關的,特別是經濟動物,最有名的案例莫過於八零至九零年代爆發的狂牛病(正式病名為:牛腦海綿狀病變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此疾病會導致牛隻的腦部與神經發生病變,導致牛腦退化,感染的牛隻會有神經錯亂、運動失調、癡呆等症狀,感染此病的牛多半會死亡。狂牛症具有傳染性,不但會在牛與牛隻間傳染,甚至更有跨物種傳染的疑慮,因為致病因子是一種名為「普力昂」(Prion)的變性蛋白,該蛋白的傳染力極強,且無法如一般細菌病毒那樣以高溫消滅,因此即便接觸已煮熟的牛腦或神經部位也可能因此得病,雖然當時政府相關單位強調只食用不帶骨的肉感染可能性便會大大降低,然而在肉類來源不明確,進貨量又大的情況下,這種不透明的食物生產方式已讓人心惶惶到連喝牛奶都膽戰心驚的程度,更遑論不知摻雜何種肉品或部位的牛絞肉!

        為何會有狂牛症?相關研究人員認為,歐洲國家在大規模集中飼養牛隻時為了降低飼養成本,在飼料中添加了抗生素、激素、化肥、殺蟲劑等蛋白質,甚至將其餘牲畜的肉與骨加工成肉骨粉混入其中,牛在自然狀況下只吃草,在攝取了這麼多非自然的食物之後,這種幾乎不存在於自然狀況下的疾病就這樣蔓延開來。你可以說人類咎由自取,或是文明的現代食物生產方式害了人類自己,至少,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終於開始重新思考食物對人類的意義,還有我們對待經濟動物的方式,既然那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那麼至少我們應該好好的關心一下這些動物所吃的食物吧!

        寵物食品廣告向來擅於營造溫馨幸福的氣氛,我們經常看到某幾家知名的寵物食品生產公司在電視上對飼主放送可愛貓狗津津有味的吃著自家產品的模樣。以現代化的食品企業模式來看,其實許多生產寵物食品的公司都只是附屬於大型食品企業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旗下的生產工廠,這些具規模的大公司甚至不只生產食品,而跨足多種業務項目,也就是說,寵物食品只是該公司內其中一項生產商品,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以現今的全球食品企業版圖來看,我們日常所食用的食品甚至日用品都是被少數幾家跨國性的巨大公司所壟斷,寵物飼料的生產方式當然也如同今日文明人類的食品,在工廠中被製作包裝出來,以原料成本和全球日益增加的寵物數量而言,這絕對是個很大的市場。

        寵物的數量增加,加上人們對於寵物的寵愛度不下於家人,讓這塊市場的經濟前景被看好,越來越多人願意購買精緻昂貴的寵物產品,讓寵物吃好用好,多數家中有飼養寵物的各位,可能會流連於鎖賣場、超商或寵物用品店,挑選各家廠牌包裝精美的飼料或罐頭,寵物食品生產公司似乎相當了解飼主希望讓自家寵物享受如人類般待遇的心態,特地為寵物食品取上如高級餐廳食譜般的好聽名稱,諸如地中海鱸魚佐南瓜、醬烤牛小排、野外饗宴之馬鈴薯鮮鮭等等。這些品名聽起來似乎不錯,然而飼主們真正應該仔細留意的其實應該是包裝上的內容物,其實多數飼料上的內容物都大同小異,如果你曾經仔細看過貓狗罐頭上的標示,或許會對於上頭所標示的「動物副產品」感到好奇,其實所謂的動物副產品就是俗稱的下腳料,幾乎所有的飼料罐頭內都會加入動物副產品,本來秉持著食物不浪費原則,而且經濟動物與寵物自古以來便是食用人類剩下的食物,所以將屠宰場無法利用的動物屍體、經濟性較低的部位,甚至是廢棄物等製作成動物吃的飼料看似是個合理的資源利用方式。實際上比較讓人擔心的倒不是所謂的下腳料,而是企業化飼養過程所造成的環保與健康安全問題,如為了降低飼育成本而濫用抗生素和生長激素,這些肉品不單進了人類的胃,還以動物副產品的形式進入人類的好伴侶口中。我們無法估計這些產品對於寵物健康的實際影響,事實上寵物飼料營養管理相關的專業研究很少,更有甚者,這些號稱「專業」的著作都是寵物業界的主管所撰寫。

       你可能會好奇,既然寵物食品或飼料所使用的原料看起來不那麼美味,那麼要怎麼樣才能讓寵物或經濟動物大口開心吃下,首先我們必須先瞭解動物的味覺和人類並不相同,因此我們口中的美味和動物的感受不盡相同,所以寵物食品生產公司要解決的問題顯然是:提供動物認為好吃可口的食物。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依靠食品科學的力量,書中透露了寵物食品業界和人工香料生產公司所不為人知的商業祕密。這些人工香料種類應有盡有,只要加入飼料內就能「騙」過動物的味覺,讓原本不吃穀類的牛吞下添入號稱香牧草口味的人工調味飼料,他們甚至生產出蚯蚓味道的人工香料,混入雞飼料中讓雞隻胃口大開(我很好奇蚯蚓是什麼味道),只要有這些人工香料,動物飼料製造業者便能製造出讓動物接受的美食,即便這些食物在自然條件中牠們根本不會去食用。

        以往我們經常聽到飼養寵物的人被告誡不要餵寵物吃人類的食物,寵物應該吃「牠們專屬」的飼料,畢竟動物需要的營養和人類不同,且人類的食物通常經過加工且放了過多的調味料,這些對動物的身體會造成傷害,我贊同這個論點。然而,許多人似乎忽略了,動物飼料也是一種加工產品,而且我們從來不知道,也少有科學研究數據能夠支持這些飼料內的化學添加物對於動物身體的影響,而所謂的權威和專業又多半出自商業老闆之手。那麼,究竟要怎麼做對自己和身旁的動物最好,這裡書中留了一個伏筆,讓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animal in you    the animal in you中文版  

1998年原文版書籍的外觀(左)1999年經典傳訊所翻譯的中文版本(右)

 

關於心理測驗的書籍相當繁多,我們可能在網路上或報紙雜誌上看過很多類似的測試,不過我今天所要介紹的心理測驗書籍比較特殊,這是一本關於內在動物性格測試的書籍,你也許會問,不過就是依照個人性格與行為測試你是什麼動物,有什麼特別之處呢?這本1998年由洛伊.費森(Roy Feinson)所寫的<動物狂歡節>(The Animal In You: Discover Your Animal Type and Unlock the Secrets of Your Personality)內容不只是測試讀者本身是何種動物,他還建構了一個動物生態投射到人類世界的觀點,包括不同動物間的合作、競爭、共生和種種複雜微妙的關係,各個物種在這個由動物生態所投射的人類世界裡所扮演的角色,飽含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觀點。

我是什麼動物?”的觀點是很久以前人類文明就思考過的問題,北美印第安人把這種觀點稱之為圖騰,人類對於動物的既有觀念和傳統認知導致不同民族對於某些物種的動物產生崇拜與信仰,例如印度人把牛視為聖物,在西藏,白獅是偉大的神靈,甚至是某些想像的生物,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內就發現了許多當時人類繪製的半人半獸壁畫,步入狩獵時代之後,人們認識了更多動物,進而產生敬畏或試圖效仿這些動物的力量,動物崇拜因此而衍生,中國人不就喜以龍的傳人自稱嗎?

本書大約提供了50種動物,分屬於肉食動物、草食動物、食蟲目動物、爬蟲和鳥類,作者所選擇的動物種類雖不多,但卻都有其獨到的見解,肉食動物個性積極主動、喜愛冒險與競爭,草食動物多半保守勤奮且社會性強,食蟲目動物富有創意與活力且行為謹慎,爬蟲則性格較不受拘束,具有神祕感和藝術天分,鳥類精力充沛、才華洋溢,喜愛旅遊四方。

人們有時會覺得自己像某種動物,當然不僅只是外表上的相似,在動物界,各種動物在環境的適應上自成一套,而形成所謂的生態平衡,絕非偶然的,在人類社會裡也存在著這樣的平衡,人們為了適應社會而發展出各自專長與個性,而大環境也在無形中控制和平衡著各種關係,因為野外資源有限,自然環境中無法承載過多捕食者的存在,因此小型食蟲目動物必然在比例上較大型捕食者多出許多。人類社會裡的白領與藍領階級比例也很類似這樣的情況,社會資源有限,需要基本的勞動力來支撐這個社會,在自然界,小型哺乳動物的數量支撐著這個生態系,牠們是這個生態的基底。我看到書中此部分時,心中有感,在人類的社會裡,人人心想力爭上游,力圖成為人中龍虎,但是仔細想想,在自然界當一頭老虎真的比做一隻老鼠好嗎?老虎幾乎沒有天敵,不用擔心被捕食,然而綜觀今日老虎的處境,在環境資源有限時,你永遠要擔心找不到食物,族群數量太少沒有機會碰上配偶繁殖後代,或是棲地被破壞無法生活,老虎的生活未必然像一般人所想像的美好,而老鼠雖然不起眼,卻能在有限的資源下生存,繁衍子代與壯大族群,現今老虎的族群數量和未來岌岌可危,卻從沒聽說老鼠面臨什麼絕種危機。

當然也不是叫大家都去當老鼠,因為這個世界是同時需要各種動物的,有擅長游水的魚和優雅飛翔的鳥,唯有各種生物在自己的棲位上發揮作用,生態才能保有其平衡,生物多樣性的理論同樣適用於人類的社會,讓我們的世界產生微妙的平衡。

本書描述了不同動物間的關係和生存態度,肉食動物型人格多半較強勢且喜好競爭,他們往往也有不錯的領導能力,草食動物型人格則較為圓融、被動、保守,通常喜好固定規律的生活,當然草食動物與肉食動物間的關係並非完全是對立的,綿羊通常需要牧羊犬的領導才能在工作上發揮所長,而獅子對於身軀嬌小、熱量低的兔子不會浪費力氣去捕食,這兩種人格的人甚至可能成為好朋友,溫柔善解人意的兔子成為獅子心靈上的慰藉,而獅子則對兔子提供實質上的保護。

本書的其他觀點還包含動物的覓食方式、感情、鬥爭、性愛等方面,鳥類性格者喜愛自由有彈性的工作,犬科動物習慣團隊合作勝過單打獨鬥。

有些種類的動物喜歡群居帶來的安全感,正如有人喜愛和朋友家人的陪伴,有些則喜歡獨自一人,狼有嚴謹的社會階級,而老鼠則喜歡保持低調。

一般來說肉食動物型格者較喜愛冒險與競爭,草食動物型格者則多半較為謹慎保守;水生動物較活潑好玩,而陸生動物較為嚴肅,喜歡思考人生與哲理,生活在不同領域的動物無法勉強在一起,老鼠無法和大象交配,因為兩者體型天差地遠,倘若老鼠愛上了貓,從多方面來看幾乎只能以悲劇收場;而生活領域和個性相近的動物型人格較容易走在一起,例如海豚和水獺、海獅等水獸會因為個性和興趣相近而成為朋友。

動物的交配方式一樣反映出人類的愛情觀,河狸和貓頭鷹為一夫一妻的動物,而老虎則是孤獨的動物,交配完便離去,在人類社會中相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書中有幾個問項,你可以根據這些問項做選擇,再翻查書後的檢索表,有些人具有某種動物的性格,有些人則不只有一種動物型人格,作者提到個人的動物性格可能會隨著年齡和人生經歷而改變。

本書對於每種動物性格的介紹十分詳盡,包含該物種的分類與基本科學常識,以及人格特質、專長喜好、人生建議,和其他物種間的關係等等,適合親朋好友聚在一塊時玩一玩打發時間,增加聚會的樂趣。心理測驗的書籍多半有些一針見血的分析,固然有些作者的偏見存在,也可能有失中肯,當然信者恆信,我們多數人其實只是想多認識自己一些。我想這似乎是個認識自己和看看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動物的好機會。

 

那麼,我是什麼動物?賣個關子,有人發問我再回答好了!

 

不想找書的人,這邊有The Animal In You線上測驗版本:

http://animalinyou.com/index.php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迷霧森林十八年

<迷霧森林十八年>(Gorillas in the Mist: The
Story of Dian Fossey)

 

1988年環球電影公司發行

 

根據真人真事所改編的傳記與自然保育電影,為黛安 弗西(Dian Fossey)於非洲盧安達山區研究高地大猩猩十八年的經歷,她的研究在當時徹底扭轉了一般大眾對於大猩猩的負面刻板印象,時值人生花樣年華的黛安
弗西將她的青春奉獻給了非洲這塊土地和山地大猩猩,她在性情未明的野生大猩猩群內觀察研究,逐漸了解並融入大猩猩的世界,為了保護牠們不惜向盜獵者宣戰,最後連性命也奉獻給了她所深愛的大猩猩。

 

灰熊人

<灰熊人>(Grizzly Man)

2005Lions Gate FilmsDiscovery DocsReal Big Production發行

 

以紀錄片的方式表達一位熱愛北美灰熊的保育人士提摩西崔德威爾,他對於灰熊無怨無悔的付出,透過他的雙眼,帶觀眾進入一個遠離塵囂的孤獨者所隱遁的世界,除了那些與野生灰熊之間驚奇和極不尋常的互動之外,觀眾也分享了他的執著、厭世和孤獨,提摩西崔德威爾對人類的社會感到挫折與失望,他把這份認同轉向阿拉斯加卡特麥國家公園保護區內的灰熊,試圖藉由近距離的互動和觀察讓灰熊接納他,全片展現了提摩西崔德威爾的成長經歷和周遭朋友眼中的他,這位保育人士的一生充滿爭議,包括最後死於灰熊的攻擊,和女友雙雙喪命於這塊他心中的隱遁之地。

 

關於自然保育和生物學者傳記類的電影多數走向清新路線,且因為顧及此類影片所內含的教育或宣導意義,導演很少顧及宣揚動物保育核心以外的其他問題,即便是生態保育本身其實具備了許多複雜且引人爭議的議題,無論是受保育的物種、環境與時局形勢、或是保育研究本身,今日我們暫且不論這些複雜因素,直接從的角度來審視這些問題,這邊特別是指從事保育研究工作的人。

 

我想許多人對於生態保育學者或從事此類工作的人所抱持的態度和看法,除了「理想家」之外,或許有些人還會將之冠上「狂熱者」之名,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首先生態保育一詞在一般人眼中似乎是正面且必要的,但在功利掛帥的社會裡,一般人也認為生態保育似乎和經濟與現實沒有太直接的關係,儘管許多人可能會不同意,特別是有學習過相關生態學門或知識的人,身為生態學者或自然保育工作者的你可能會滔滔不絕的列舉出多項生態服務與保育價值方面的言論,然而,似乎也沒有任何一位保育學者或專家靠此工作與研究賺了大錢,甚至他們當中許多人為了工作與研究辛勞奔走,穿梭於離家十萬里、鳥不生蛋的野外環境;為了籌備經費那一場又一場的募款演說,以及周旋於官僚政府或是危險萬分的盜獵者之間。相較於較具備「經濟性」的某些科學產業,生態保育顯然不是學者們的首選,幸好人類不完全是理性的動物,總會有某些人們願意將自己的心力奉獻於以大眾觀點看起來似乎不那麼有「前途」(或稱「錢途」)的事業,大眾稱這些人士「理想家」,他們因為這份特殊的愛和熱情而成為為自己理想與所愛奮鬥的人,如果這份理想是高尚的、無私奉獻的,我們通常會敬佩這樣的人,但有些人愛得太深,乃至於他們對自己的理想陷入了一種無法自拔的狂熱,這樣的狂熱有時甚至讓他們產生類似殉道者的激情,這就是人們所謂的「狂熱者」。



理想家或是狂熱者的議題或許眾說紛紜,當我以此角度來審視<迷霧森林十八年><灰熊人>兩部影片時,不禁深思起那份關於生態保育學家式的理想與激情

 

 

或許將黛安 弗西與提摩西崔德威爾相提並論有些人可能不認同,畢竟前者是舉世聞名的靈長動物學家,在近代人猿保育研究上站了一席重要之地;而對於後者的評價卻充滿了爭議,我甚至不知道用研究者保育家一詞來稱呼他是否合適,然而當我們試著去理解所有發生於外在的行為表現或態度之緣由時,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內心都有一個稱之為的初衷。

 

黛安 弗西在來到非洲研究大猩猩前並沒有任何和動物保育與研究相關的背景,她本來是個職能治療師,直到一次前去南非旅遊,遇上研究人猿的路易斯 李基博士,開始對山地大猩猩產生興趣,35歲時來到薩伊開始大猩猩的觀察研究,隨後轉往盧安達設立Karisoke研究中心,那個年代人們對於野地的猩猩研究才剛開始萌芽,大猩猩在一般人眼中是兇暴易怒,喜怒無常的生物,黛安 弗西花了許多時間、耐心、勇氣和決心將自己緩慢的融入野生大猩猩群中,她最後贏得了大猩猩的信任,得以和大猩猩們坐在一塊就近觀察牠們,這種自發性接觸讓弗西和大猩猩有了交流,她目睹了群中每隻大猩猩的成長與生活,而大猩猩也會在弗西身旁與她產生肢體接觸或玩耍,這些紀錄資料在當時震撼了學界和社會大眾,人們發現原來這些外型粗曠的大塊頭是溫馴安份的生物,即便是在個體間發生衝突時也幾乎僅有象徵性的威嚇行為,社群之間更是有緩和緊張氣氛的一套方法, 弗西的觀察中也顯示大猩猩之間少有挑釁和衝突,且透過模仿牠們的行為動作可降低猩群不必要的誤會,弗西就曾經在大猩猩面前模仿其吃東西的聲音,周圍的大猩猩們見狀也開始安詳的吃起植物來,並發出滿意的打嗝聲。



我相信弗西的成就和快樂除了改變一般人對於大猩猩的負面刻板印象,取得其在人猿研究上所占有的一席之地外,最讓她感到愉悅的應該是與野生大猩猩相處互動所產生的心理情愫,多少人能有這樣獨特的經歷與體驗?而這樣的體驗也似乎完全符合最初的愛與熱情,這樣的熱情讓弗西遠離母國,在非洲待了十八年,其間經歷了盧安達的戰亂流離和盜獵者的迫害,弗西最心愛的大猩猩Digit被盜獵者殺害,這份衝擊使的她開始投注於山地大猩猩的保育工作。



弗西在國家地理雜誌上發表了反對獵殺山地大猩猩的文章,引發大眾的關注和捐款,她因此設立了Digit基金會」,將資源用於保護瀕臨絕種的大猩猩,弗西的奮鬥讓世人認識了山地大猩猩,讓我們理解這種生物所面臨的生存危機和保育的必要性,在那個保育意識不如今日發達,且適逢非洲境內戰爭內鬥不斷的年代,我們可以想見,這位女性的意志是多麼堅定,即便看似在別人的土地上,保護著別人的資產,但是後世的人們會理解,她所愛的、所保護的其實是全世界人類子孫的資產,這難道不是生態保育者所帶給世人的最佳禮物?



<迷霧森林十八年>並沒有給黛安 弗西一個平和圓滿的快樂結局,19851226日她被人發現死於自己的小屋內,傳言是被盜獵者所害,她的遺體被埋在大猩猩墓園,和心愛的大猩猩Digit永遠長眠於盧安達。



姑且不論她迷霧重重的死因,我想至少在弗西有限的生命中完成了她認為有價值的事,也許她還來不及看見成果,但是她留下的未來卻真實的帶來了希望,1980年代山地大猩猩已剩兩百多隻,如今在Digit基金會(1992年更名為黛安弗西大猩猩基金會)及各方保育學者們的努力下,山地大猩猩數量已開始回升,盧安達政府意識到高地大猩猩的重要,開始提倡生態旅遊”,讓遊客能觀察了解野地大猩猩,並進一步認識保育的重要性,希望所帶來的收益能供作保育和反盜獵的經費,當然還有最重要的教育意義存在。



生態學者和保育學家的工作看起來總有那麼一點「夢想性」,以至於當他們因公殉職時,大眾對他們辭世的看法不同於因公殉職的消防員或警察,當然這還必須視情況而定,”為理想而死是人類世界的獨特情操,至於是否高尚,若屏除了為全人類所帶來的公益與正面性質,剩餘的部分則隨著不同的事件、人物、時空而不斷變化。



提摩西崔德威爾在熱衷於灰熊觀察這件事情上起源於與黛安
弗西相同的初衷,他甚至對灰熊說出:「謝謝你們願意做我的朋友!我愛你們!我願意為你們而死!」令人感到錯愕的是,在與
阿拉斯加卡特麥國家公園保護區內的灰熊相處了十三個夏天之後,他真的亡於灰熊之口,對於這位我不知是否該稱他為保育家的環保人士,他的死和弗西相比帶有幾分諷刺性的悲劇,也留給人們一個重要的議題:人類與自然的相處模式。



提摩西崔德威爾曾有快樂的童年和求學生涯,後來誤交了壞朋友,過著放蕩的生活,曾在餐館工作,當過三流演員,他酗酒且罹患憂鬱症,在接觸了卡特麥國家公園保護區內的灰熊之後,才毅然決定放棄過去荒唐的生活,崔德威爾對於灰熊的感情在別人眼中認為這或許是出於他自身的孤獨,以及對現實世界的抽離,以至於當我觀看他與灰熊的互動時,感覺有種好不真實的訝異,一般觀察者總是和灰熊保持一定距離,而他卻在熊群間大搖大擺,絲毫不在意灰熊潛在的攻擊可能,對崔德威爾來說,熊是朋友,任何人都不能傷害,這片熊的土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曾在自己拍攝的影片中詛咒獵熊者、遊客甚至是上帝,認為他們對熊的生存造成了威脅,在此,我們幾乎可以認定他是個瘋狂的人,儘管他的出發點是因為愛,但最後這種單純的心思也已經轉化為負面的情緒和脫序的行為。



保育儘管充滿理想性,卻也需要更多的理性和邏輯思維,這就是科學訓練對於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在保育這種非單一科學性的事業上,除了科學與邏輯外,甚至還必須要斟酌各方政令決策、法律、經濟、民族、歷史、公共關係等種種議題,科學性的觀察研究是基礎且必要的保育基石,但是若一個保育人員連這樣的基本都無法遵守,在此情況下恐怕任何的熱情都無法化作保育上的幫助。

 

崔德威爾藉由灰熊脫離了晦暗的人生,他一頭栽進這個世界,渴望灰熊和這塊土地接納他,研究動物的人理應了解動物的習性,無論多麼喜愛野生動物,也不至於會將牠們視為自家寵物甚至玩物,人和自然有一定的相處守則,當你理解這個道理後,才會懂得尊重自然生態與所有物種。崔德威爾沒有和黛安 弗西那樣遠離家園來到窮困落後且戰亂衝突的盧安達山區研究大猩猩,而是選擇了一個國家公園保護區作為他捍衛野生灰熊的地方,當他與灰熊近距離合影大肆談論人與熊可以和諧相處的言論時,卻可能無法想像他的行為會為灰熊帶來危險,習慣了人類的野生灰熊更容易被盜獵者殺害,歐美許多有熊出沒的地區甚至是禁止人類餵食或接觸熊的,因為熊接觸了人反而可能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和災害,儘管我們愛牠,但兩方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對雙方是好的。我想崔德威爾在自詡為灰熊守護者的同時也許忽略了更重要的事,在保育工作方面保育學者其實不該把目標物種視為自己的”,這樣除了導入私人感情偏見之外,也可能忽略其他事項或研究上的公平客觀,令人玩味的是,我記得電影<迷霧森林十八年>黛安 弗西似乎也發生過類似的情形,當著盜獵者的面怒罵:「別碰我的大猩猩!」。



生命有種吸引人的本質,讓我們沉迷於自然中的種種魅力,這往往是人們嚮往自然環境的原因,我初次看了崔德威爾所拍攝的紀錄影片時,在驚訝之餘也為他捏了把冷汗,雖然和熊如此近距離接觸是很讓人興奮和難得的事,但這種偶然的驚喜並不應視為常態性互動,更何況他所面對的目標還是地球上最大型的肉食生物。如果他所觀察的對象是溫馴一些的生物,也許結局會有所不同,很可惜就像一開始就決定好的命運一樣, 崔德威爾曾感謝灰熊帶給他生命的美好,以及這片讓他得以找尋慰藉靈魂的土地,最後他確實完成了自己的理想與諾言,化作一隻衰老公熊冬眠前的食物,「我願意為你們而死!」這句話現在聽起來有種令人說不出的複雜感覺。



無論後人對崔德威爾的評價如何,至少我們認同他確實有著對灰熊的愛,他確實讓我們見到灰熊動人的一面,最後也用他的生命告訴我們自然的無常和那永遠無法抹滅的法則。



各行各業都有他不為人知的艱辛,就生態研究者和保育學家來說,有很多時候他們必須面對巨大的孤獨,在有限的外力資源下奮鬥,而他們的努力不見得會獲得鮮花和掌聲,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們所重視的事物往往受到犧牲,特別是面對現實壓力下,那些聽不見或無法發出的,保育學者必須如實表達出這些微小的聲音。現實中,理想之下其實總是存在著若隱若現的激情,如果說生態研究是科學與愛之結合的話,我們又怎能否認保育學者的出發點不是因為”,而理想何時變成激情?我依稀記得電影<迷霧森林十八年>中女主角在Digit死後,為了保護大猩猩意圖私下處死抓到的盜獵者之情節,以及<灰熊人>中崔德威爾認為心愛的灰熊生存受到威脅而在鏡頭前詛咒痛罵獵熊者、遊客和上帝的孤寂身影。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猩猩心事    猩猩心事3  

 

中譯<猩猩心事寧姆猩斯基的故事>2009年貓頭鷹出版

 

動物認知在行為學研究上屬於偏向心理學的範疇,而非傳統生物學上的動物行為觀察,在70年代,這方面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展開,靈長動物由於高智商和與人類生理結構相仿的特點,故而受到多數研究者的青睞,當時人們亟欲探討的其中一項未知領域是動物與人的溝通,更進一步來說,就是動物是否能使用語言。

 

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家杭士基以普遍語法理論聞名學界,認為語法僅有人類才有,故而堅持語言是區分人與獸的重要因素,多年來這項理論被許多思想家及學者應用並發揚於人類文化,逐漸形成根深蒂固的概念。

 

史金納這位出色的行為學家則對於此學說抱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許多行為包括語言在內皆可透過學習而成,是個行為主義的倡導者,杭士基和史金納兩位學術巨擘在此方面纏鬥不下數十年,對於自身學說抱持堅守立場。

 

史金納的學生泰瑞斯後來發起了一串有計畫的研究,他想按照人類學習語言的方式教導黑猩猩,證明杭士基的學說錯誤,這個實驗的主要目的在於模糊人與動物間的界線,並以科學方法建立物種間的溝通方式,泰瑞斯將他的實驗動物命名為寧姆猩斯基,目的無疑是在向杭士基挑戰。

 

這個研究在當時獲得相當大的矚目,也獲得許多各方的資金援助和關切,實驗中的動物主角寧姆除了是少數懂得使用手語和人類溝通的黑猩猩外,牠的名聲在當時堪稱響亮,是許多電視節目和報紙媒體爭相報導的紅星,的確,從寧姆的身世背景來看,一隻人工豢養下出生的黑猩猩,生來沒幾天就被帶離母親,進入人類的家庭,成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又經過特別的手語教導,在人類苦心計畫的實驗研究下,從來沒看過非洲森林的寧姆想當然爾成為了一個


猩猩心事2

 

上圖為寧姆和研究人員學習手語的情形

下圖為寧姆計畫的主持人泰瑞斯與寧姆互動的情況

圖片引自:http://juicedpixels.com/2008/09/

 

寧姆就像光芒萬丈的電影明星一般,成了學界和大眾媒體的當紅炸子雞,這個像人一樣的黑猩猩一度是家庭中的受寵成員,學界的寵兒,以及媒體版面的焦點,牠的一舉一動都讓曾經接觸過牠的人類著迷,生在當世的人們可能見識過寧姆經由媒體報導出那光鮮亮麗的一面,那麼實驗結束時,這隻被稱為宛如人一般的黑猩猩後來發生什麼事情,本書追朔了寧姆1973年出生到2000年死亡的故事,作者藉由訪問當時參予寧姆計畫的人並收集資料撰寫而成,以內容而言,描述十分詳實且中肯,在作者的筆下,我們看到了黑猩猩在學界扮演的角色及遭遇,以及學者對於自身研究的態度,為人處事,甚至是私生活,我頗驚訝的發現應當堪稱嚴謹極致的心理學實驗在學者的操作之下竟顯得有些荒唐可笑,仔細想想學者畢竟也是人,我們很難相信嚴謹的數據背後會是一連串荒腔走板的演出,是因為學術界是個受人景仰和尊敬的領域,然而在進行一連串心理與科學性探索的同時,有一個問題似乎更值得思考,那就是人類自認為比動物高尚的理由,究竟是否成立?

 

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世界上有許多動物為了人類的各種理由而犧牲,其中那些為了科學名義而犧牲的動物,則有另一層值得探討的觀點,那就是科學的宗旨若是在造福人群,那麼這些動物的犧牲是否真有其價值,人類不是理性的生物,情緒和感性思維經常影響大眾對於事情的判斷,寧姆的遭遇之所以如此受到關切,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牠的名氣,加上媒體與有力人士的推波助瀾,想想看,一隻會說話的黑猩猩就要被送往如同刑場般的醫學實驗中心,當時媒體形容此舉就像是把小鹿斑比做成狗食,寧姆曾經進入人類的家庭,並在異種隔離飼養下一度認為自己是人類,牠無法明白自己實驗結束後的遭遇,為什麼那些曾經照顧牠的人都一一離開牠了,寧姆曾經苦於學習手語和適應人類居住環境,牠一夕間從人類居所被置入猩猩龍內,想必可能出現嚴重的身分認同,研究動物的遭遇往往取決於研究者的態度,我們無法理解寧姆是否有被遺棄的感覺,牠一生中接觸過許多教授學生和家庭照顧人及飼養員等等,然而始終沒有一個人在牠生命中長久停留,如果黑猩猩是心智相當高的生物,對此牠們真的會毫無感覺嗎?

 

幸運的是,由於寧姆本身的名氣,人們不自覺對牠多關心那麼一些,小朋友們得知曾出現在芝蔴街中的大明星寧姆竟然要被送往醫學實驗中心,紛紛聯署抗議,加上保護動物組織的介入,寧姆自然不可能像牠的同伴手足一般被送入暗無天日的實驗中心,我們無從得知寧姆是否了解自己的幸運,牠曾經是人類的身分救了牠,我看此書時腦中不時浮現一隻黑猩猩孤寂的身影,牠很幸運因自己的身分而獲救,得到安享餘年的權利;牠很不幸因為自己的身分而迷網,認定自己是囚禁在猩猩籠中的人,寧姆返回猩猩的世界多年,身邊其實不少同伴相陪,但我隱約感受到寧姆始終不曾忘卻初衷,牠最後居住的牧場照顧人員曾說寧姆手邊總是很寶貝兩本書,牠時常將書小心放置在籠子的閣樓內,不時拿出來翻看,這兩本書分別是芝麻街的手語教學圖解和<寧姆的故事:學習語言的黑猩猩>,也就是牠在童年時代與人類相處,學習手語的故事,書裡滿是牠和研究人員的照片,書中的寧姆穿著小男孩的衣服,和研究人員學習手語,調皮的做家事,完全沒有被關在籠子裡。

 

寧姆計畫的結局成功或失敗,其實對寧姆本身並沒有太重大的影響,在那樣的年代,許多學者和研究人員紛紛以高智商靈長類如黑猩猩進行各項實驗,讓牠們學習人類的語言、行為,甚至代替人類上太空,然而,我們又真正能了解到黑猩猩嗎?在當時那個年代,人們對野生的黑猩猩幾乎一無所知,在60-70年代,野地的黑猩猩研究才剛開始萌芽,今日,我們想知道的應該不會像從前僅限於理解人和猩猩的界線何在,也許,黑猩猩就宛如一面鏡子,讓我們好好看清自己。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渡鴉的心靈

 

       烏鴉,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動物?是聒噪的不祥之鳥,陰險狡猾的騙子,或是中國古書中記載的孝子化身,在各種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對於鴉科鳥類的看法和觀點有著分歧的詮釋,而現實中的鴉科其實是相當聰穎機靈、富有感情的一種鳥類。

 

       國外有許多學著對於鴉科鳥類高度智慧的行為表現深感興趣,並做了一連串的實驗,藉由這些實驗發現許多關於烏鴉的複雜行為,關於鴉科鳥類的相關著作很多,個人比較熟悉且較有接觸的研究者是海恩瑞希(Bernd Heinrich)教授,他曾在美國佛蒙特大學任教生物,對於渡鴉和烏鴉有濃厚的興趣,其相關著作包括<Raven in winter>(1989),<Mind of the Raven>(1999),本文要介紹的就是2007年再版的Mind of the Raven>。

 

        渡鴉(Corvus corax)是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大型燕雀目鴉科鳥類,熟齡的渡鴉身長55-70公分,體重約0.7-1.6公斤,平均壽命為10-15年,野外渡鴉幼鳥通常成群活動,成年後則和伴侶配對保有自己的領域。渡鴉與其他鴉科鳥類相同,皆為雜食性,食物種類非常廣泛,從種子、漿果、昆蟲、小型動物和屍體幾乎無所不吃,其食物種類甚至會隨著棲息地的形式不同而產生變化和適應,巢位接近公路的渡鴉食性偏向「路死」(road kill)的動物屍體,而偏僻山區的渡鴉則取食較多節肢動物和植物,棲息在靠近人類居所的渡鴉會取食大量的垃圾,牠們甚至記住了清潔隊每天收垃圾的時間和處理垃圾的地點,由於人類的廢棄物中包含了許多剩菜,這些高熱量的食物可以讓渡鴉無須為了找食物而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如此一來可節省不少能量在覓食方面,許多鴉科鳥類因此適應了人類的居住環境,在大城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經常可見成群的烏鴉棲息於電線桿和建築物上,由於人類提供大量容易取得的食物,烏鴉開始在都市快速繁衍,經常造成許多衛生和噪音等問題。

 

        渡鴉與其他鴉科鳥類皆有貯藏食物的習慣,且牠們善於處理各式性質不同的食物,例如儘量挑選富含脂肪的肉類貯存,而瘦肉則盡快馬上吃掉,由於瘦肉比肥肉容易腐敗,因此貯存肥肉可以存放比較長一段時間,另外選擇儲備高熱量的食物可增加其在野外存活的機率。另外渡鴉的攜帶食物能力非常強,當某些個體遇上從未見過的食物時,牠們會先仔細觀察食物的形質、重量,海恩瑞希曾親眼觀察過未曾吃過餅乾的渡鴉懂得將散落的餅乾一片片疊起來,然後一次叼起整疊疊好的餅乾飛走。另外,他也觀察到渡鴉初次嘗試搬運甜甜圈的過程,幾隻渡鴉觀察了甜甜圈一會兒,然後做出了令海恩瑞希不敢相信的事,牠們選擇了兩種安全又有效率的搬運方式。

 

      甜甜圈的拿法

 

        食物所儲存的食物多半埋藏在渡鴉自認為安全和隱密的地點,海恩瑞希觀察到渡鴉在埋藏食物的同時也會試著去偷取其他同類或動物的食物,北極狐和渡鴉一樣具有貯藏食物的習性,曾有研究觀察野外渡鴉跟蹤北極狐找到牠的埋藏食物地點,然後搶走其獵物。渡鴉也會跟蹤其他掠食性動物,例如狼和山獅,藉由這些掠食獸成功取得獵物後再伺機分一杯羹,或偷取剩餘的獵物殘骸。

 

        另外渡鴉似乎也經常扮演小偷和藏寶者的角色,渡鴉幼鳥期時對於週遭的物件都相當好奇且感興趣,海恩瑞希觀察到牠們會不停的啄或觸碰身旁的物件,探索這些東西是否為食物,或僅只是無意義的東西,待幼鳥有了分辨食物和非食物的資訊後,牠們會開始熱切的收集週遭可觸及的食物,從開始將食物放置在一旁,到隨意找個遮蔽物蓋住食物,當野外出生數個月的幼鳥在巢中玩起藏寶遊戲時,牠所隱藏的東西通常有很高的機率會被自己的手足給找出來,於是幼鳥越玩越精,甚至發展出預測其他同伴的行為思考模式,在埋藏食物的同時,牠已經會注意當下這種行為是否有被其他同伴看見,而不讓別的渡鴉染指自己的食物。海恩瑞希觀察時發現如果一隻渡鴉發現自己在埋藏食物時,別的渡鴉正在注視著自己,那麼牠會立刻將埋下的食物給挖出來,等擺脫監視者的注視後再將食物埋到另一處安全之地。

 

        除了辨識同伴之外,渡鴉對於辨識其他不同的生物個體很有一套,包括人類,海恩瑞希曾以人類作為實驗對象,讓馴養的幼年渡鴉接觸兩批不同的人,一批人類扮演竊賊,在實驗渡鴉成長的過程中不停的竊取牠所埋藏的東西;另一批人類則從來未偷取過小渡鴉埋藏的東西,待小渡鴉成長之後,研究人員觀察到渡鴉似乎記住了這些人員的面孔,當曾經偷取渡鴉東西的「壞人」在身邊時,牠們絕對不會埋下口中的食物,如果已經埋藏好了也會立刻將東西挖出,儘可能的拖延時間,等「壞人」離去或不注意時才將食物埋藏好;而對於從未偷取食物的「好人」則不會有類似的行為。

 

        在海恩瑞希教授關於渡鴉解決問題與邏輯思考的研究當中,最有名的實驗莫過於「拉繩串取食測試」,這個實驗主要是在考驗渡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考,海恩瑞希在一枝棲木上綁了一段繩子,繩子末端繫著一塊肉乾,垂掛於棲木之下,肉乾是冷凍的,因此渡鴉無法一口氣飛上前把食物撕碎叼走,想吃到繩子上的食物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將綁著食物的繩子給拉上來,這個行為看起來簡單,實則牽涉了許多邏輯上的觀念和協調性表現,首先,鳥類並不像靈長動物有雙手,可以輕而易舉的左右手交替將繩索拉起,另外渡鴉從來未曾見識過這樣的機關構造,不大可能了解其運作方式。海恩瑞希的實驗結果顯示了渡鴉解決問題的能力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棲木上的渡鴉在觀察了綁著肉乾的繩索後,毫不猶豫的探下身以嘴喙拉起繩索,再將拉起的繩索置於棲木上用腳踩住,防止滑落,嘴喙再鬆開繩索,經過數回重複這幾個步驟之後,繩索成功被拉上來,渡鴉也吃到繩索末端繫的肉乾,這一連串的行為過程必須是經過周密思考的結果,只要有一個環節出了錯,渡鴉就無法成功取得肉乾,長久以來人們總認為鳥腦比不上黑猩猩和海豚等高智商動物,如今卻證實了渡鴉的智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下於牠們。

        拉繩子

「拉繩串取食測試」實驗之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8L4KNrPEs0

 

        與一般鳥類相比,渡鴉和鴉科鳥類為何具有如此高的智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由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鴉科鳥類的大腦非常發達,腦重量所佔體重的比例幾乎和靈長動物相仿,在解剖學上也顯示鴉科鳥類腦部掌管學習思考的部位十分發達,這些掌管認知能力的部位相當於人類大腦皮質中處理複雜資訊的部位。更有甚者,棲息於都會區的烏鴉可能因飲食習慣的改變而變的更聰明,日本學者曾透過研究發現現今烏鴉的腦容量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據推測可能是因為日本境內的飲食水準提高,食物中的蛋白質和脂肪成分提升,由於烏鴉取食這些高營養的垃圾,腦部的發展更加優越,並且反映在智商與聰明的行為表現上。

 

        另外渡鴉及許多鴉科鳥類生存於變化相當劇烈的環境之下,渡鴉不單靠自己獵捕維生,牠們有許多食物是來自其他動物,特別是大型食肉獸,渡鴉習慣跟蹤肉食動物,並在牠們成功狩獵之後加入搶食屍體的行列,這些肉食動物有時對渡鴉也會構成生命威脅,然而若是等肉食動物吃飽後離開,食物也所剩無幾,最好的辦法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加入進食行列,因此渡鴉經常在肉食獸正在進餐時就參予進食行列,這個時候,預測和了解食肉獸的行為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海恩瑞希觀察到年輕的渡鴉經常以「遊戲」的方式試探大型肉食動物,牠們經常降落在肉食動物附近,偷偷走上前啄牠們一下,遊戲本身乍看之下似乎沒什麼實際目的,然而多項科學文獻指出,任何形式的遊戲都有其功能性存在,年輕渡鴉並非是無端挑釁肉食動物,這類型的遊戲方式的最終功能在於增加其存活率,透過遊戲可讓渡鴉有機會了解並衡量自己在面對肉食動物時有多大的活動空間,哪些種類的動物較安全,應保持多少距離才不會被攻擊,而大型肉食獸在渡鴉經常出沒於週邊的情況下也漸漸習慣了牠們的存在,學會與他們共處一進食環境。

 

        在自然環境下,食物來源通常是短暫且不確定的,因此渡鴉必須儲藏多餘的食物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有效和迅速的搬運食物方式也是生存的要件,當發現動物屍體時,成群渡鴉一擁而上,將肉一塊塊撕下叼走埋藏起來,並找來廢棄物遮掩偽裝,渡鴉可清楚記住自己埋藏的地點,並在數小時或數天後取出食物吃掉,而牠們也必須嚴防其他同類偷取自己的心血,並想盡辦法記住別人的埋藏地點,偷取別人的成果,在這樣變化複雜的生存環境下,渡鴉勢必發展出一套記憶思考和辨識認知的概念,以適應多變的環境。

 

 

 

補充資料

 

 

 

關於烏鴉,一般人對其保有許多迷思,而事情真相究竟如何,此處列舉幾個關於烏鴉的常見問題。

 

1.所有鴉科鳥類都是黑色的嗎?

 

A:這個問題牽涉到不同層面,以分類學來說,其實許多鴉科鳥類體色都不完全是黑色,不像一般人的印象中天下烏鴉總是一般黑,例如台灣藍鵲、樹鵲、玉頸鴉、星鴉和松鴉等等,牠們的羽毛顏色就並非單純的黑色。另外在Mind of the Raven>書中提到,烏鴉和渡鴉這些外表看起來墨黑一片的鳥,其實牠們的羽毛富有金屬光澤,在光線照射下會呈現閃亮的暗綠色,營養豐富的個體尤其明顯。海恩瑞希也提到部份渡鴉個體的羽毛基部帶有局部白色,時常可以在鳥理毛時翻動羽根而發現。

 

 



2.<伊索寓言>裡有一則故事,主角烏鴉口渴,在尋獲一只裝盛著水的窄口容器後發現裡頭的水太少,烏鴉嘴搆不到,聰明的烏鴉收集了許多小石頭投入容器內,讓容器裡的水位上升,因此喝到水解渴。這個舉動牽涉到物理原理,自然界的烏鴉真的有辦法完成這麼複雜的任務嗎?

 

A:這則故事可能是真的,曾有研究人員以在一U型透明管內注入水,管的一頭置入一帶提把的迷你浮筒,筒內放置一塊肉,然而距離U型透明管的管底有段距離,烏鴉嘴無法搆到,唯一可以吃到筒內食物的方式,是將研究人員準備的小型人工重物(包覆石頭的橘色塑膠扭蛋殼)丟入透明管的另一端,使水位上升,讓浮筒升到烏鴉嘴搆的到的距離,再拉出浮筒,取食筒內食物。實驗結果烏鴉順利完成了這項任務,顯示出牠們確實具備某方面的邏輯思考。

 

實驗相關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rYPm6DD44M&feature=related

 

 

 

3.中國古文記載鴉科鳥類中有一種「慈鳥」,幼鴉長大後會照顧親鳥,自然環境中烏鴉真的會反哺嗎?

 

A:以鴉科鳥類的生活史來看,年輕的烏鴉可能在學會飛翔後不久就必須獨自生活,親鳥在子代成熟後會將其趕出自己領域,以便繼續繁殖。雖然有些鵲鳥具備合作生殖的習性,在繁殖期多隻成員會合作育雛,然而照顧成鳥的情形至今卻無人觀察到,因此慈鳥反哺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一個可能是,古代觀察者對於鳥類的常識不足,誤將雌鳥認成老鳥,雄鳥認成長大的幼鳥,配對的烏鴉通常關係緊密,在繁殖期一對結合的烏鴉夫妻在巢中孕育下一代,雌鳥忙於產卵或孵卵時,雄鳥外出搜尋食物帶回給雌鳥吃,這一目被古人看見誤認為是慈鳥反哺,以訛傳訛的結果造成了這個美化的故事。

 

 

 

4.烏鴉與人類的關係。

 

A以往烏鴉常被人視為不吉祥的象徵,有些人認為聽聞烏鴉鳴聲代表有人將死去,然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對於烏鴉卻有截然不同的觀感,在英國,英國皇家至今仍派皇家衛士飼養數隻烏鴉守衛倫敦塔,相傳只要塔裏還有烏鴉,英格蘭就不會受到侵略;在中國北方,烏鴉是滿族人的報喜神和保護神,中國清朝紫禁城內就有一群皇室所飼養的烏鴉,因被稱為神鴉而受到保護;部分宗教對烏鴉也有好感,武當山為道教宗祠,把烏鴉奉為“靈鴉”,並在山上建有烏鴉廟,進山的遊人會隨身攜帶一些食品,供給烏鴉來啄食。鴉科鳥類適應力強,目前全球許多大城市都有烏鴉入住,雖然對於消滅害蟲和清理垃圾有著一定的功效,但城市烏鴉過度繁殖也衍生許多問題。在新加坡,近年烏鴉數量已經達到十七萬隻以上,成群烏鴉隨意排泄造成環境污染,以及禽流感問題,以至當局不得不採取斷絕其食物來源和開槍射殺的方式降低其數量;日本都會區的烏鴉數量過多,因而設有公園用於吸引烏鴉,降低牠們對城市生活的干擾在非洲的坦桑尼亞首都達雷斯薩拉姆,1891年由英國殖民者從印度引進烏鴉以清理垃圾,目前該市的烏鴉已經繁衍到50萬隻左右,由於烏鴉為雜食性,大批烏鴉捕食其他鳥類的鳥蛋,造成其他鳥類瀕臨滅絕,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

 

 

 

延伸閱讀

 

Bugnyar,T.,B. Heinrich.2005Food-storing ravens differentiate between knowledgeable and ignorant competitors. Proceedings Royal Society London Series B2721641-1646.

 

Bugnyar,T. and K. Kotrschal.2004Observ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raiding of food caches in raven,Corvus coraxIs it tactical deceptionAnimal Behaviour64185-195.

 

Bugnyar,T., M. Stowe, B. Heinrich.2004Raven, Corvus corax,follow gaze direction of humans around obstacles.Proceedings Royal Society London Series B2711331-1336.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殺人鯨

OrcaThe killer whale1977

 

中譯片名:殺人鯨

 

    以海洋哺乳動物為主題的電影很多,但應該很少有人知道派拉蒙這部1977年的影片,海洋哺乳動物如鯨豚、海獅等生物多半給人正面的善良形象,此片的主角虎鯨卻營造出完全不同的形象,這部影片出產年代和<大白鯊>相近,因此經常被國外影迷拿來相比較,我個人認為這兩部影片雖然形式上看似相近,其實就內涵而言這兩部影片並不適合相提並論。

 

    影片內容主要是講述一隻虎鯨復仇的故事,漁夫諾蘭(李察哈里斯飾演)為了償還債務替水族館捕捉虎鯨,卻不小心誤殺了一頭懷孕的雌虎鯨,造成一屍兩命,雌虎鯨的伴侶因此記住了漁夫的樣貌,開始了一連串復仇的行動。

 

神出鬼沒的虎鯨開始攻擊漁村的人和出海的船隻,造成海港居民人心惶惶,諾蘭起先不以為意,然而身邊的女生物學家和原住民朋友卻告訴他虎鯨的智慧和威力不容小覷,在經歷了虎鯨所引發的慘重死傷和意外事故之後,諾蘭一行人最後決定駕捕鯨船離開漁村,和虎鯨在冰冷的極地海域一決死戰,最後捕鯨船被虎鯨設計的冰山陷阱給撞翻沉沒,諾蘭和女生物學家逃到浮冰上,漁夫和虎鯨的最終對決在諾蘭摔落海中,被虎鯨揚起的尾鰭拍離水面撞死在冰山上而結束,雄虎鯨最後成功復了仇,牠注視了諾蘭的屍體一會,然後無視於一旁的女生物學家,轉身緩緩游向冰天雪地的海洋。

 

    全片就在此結束,這個看似極不平凡的故事,在導演麥克安德森悉心的處理下有許多細膩之處,就內容來看,本片可能會被歸類為動物災難片,就好像<大白鯊>那類型的驚悚電影,然而,影片<殺人鯨>中的主角和大白鯊不同,牠並非是一架殺戮機器,僅是毫無緣由的衝出海面攻擊船隻和人類。一開始,導演就把虎鯨這種生物處理的相當細膩,也在電影情節中提到牠們自己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影片開始就是兩頭虎鯨在海中悠遊交歡的畫面,雌虎鯨和牠的配偶在輕快的配樂聲中在海面並肩徜徉、快樂玩耍的情緒彷彿能夠透過影片來傳達給觀眾,讓人一看就了解這是一對恩愛的虎鯨夫妻。

 

    一般的動物災難片幾乎以「人」為視角來看動物的可怕和凶猛,然而,此片另一項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導演採用多視角的方式來詮釋本片,在漁夫捕捉虎鯨時,視角切換至動物身上,觀眾可以用虎鯨的角度來看人類漁夫如何殘害自己的伴侶,漁夫諾蘭本欲捕捉雄鯨卻意外射傷了雌鯨,掙扎中的雌鯨不慎被船隻螺旋槳給嚴重割傷,諾蘭只好把雌鯨拉出水面掛在船上,結果造成雌鯨流產,小鯨魚摔落甲板死亡,海中的雄鯨抬頭望見自己的伴侶流產,張大嘴發出哀嚎且開始落淚。

 

    傷心的雄虎鯨隨著捕鯨船游了很久,漁夫雖然下令割斷繩子把雌虎鯨放回海裡,但最後雌虎鯨還是傷重死亡,傷心的雄虎鯨和牠的家人們為雌虎鯨舉行喪禮,這片段也讓觀眾終生難忘,帶頭的雄虎鯨推著雌虎鯨的屍體,身旁圍繞著數十隻虎鯨在海面緩緩前行。導演在拍攝雌虎鯨死亡這個片段時或許請教過生物學家,因為虎鯨是家族性十分強烈的動物,確實曾有學者觀察到牠們對於自己親人的逝世會感到哀傷。導演用動物視角的觀點讓觀眾能充分體驗虎鯨內心的哀傷。

 

女生物學家的角色在影片中扮演著人與動物之間的觀察者,船長諾蘭和雄虎鯨的內心掙扎和痛苦與憤怒都藉由她的觀察者視角娓娓道出,女生物學家剛開始非常不諒解漁夫殺死雌虎鯨,隨著電影劇情發展,漁夫諾蘭緩緩道出他的過去,包括他被迫從事此行業背後的心酸,以及他也曾經失去妻子的痛苦(諾蘭的妻子懷孕時被一酒駕車輛給撞死),諾蘭在中曾對虎鯨說:「我知道牠在對我說:你就是撞死我老婆的酒駕駕駛。」觀眾可以由影片中看到諾蘭很想請求雄虎鯨的原諒,他的原住民朋友對他解釋:「如果我的祖先有做過對不起虎鯨的事,他們會把獸皮投入海中請求虎鯨原諒」。然而雄殺人鯨此時已經成為神出鬼沒的復仇鬼,牠開始陷入瘋狂的復仇,有計畫的跟蹤諾蘭的船隻出海,攻擊漁村居民,破壞魚具和船隻,造成附近居民莫大的恐慌,影片中的雄鯨每回攻擊完漁村,就會浮出水面凝視著岸上的諾蘭,牠的眼神我想有看過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那一剎那,雄虎鯨的智慧和靈魂都化為仇恨,女生物學家也在影片中說到:或許虎鯨也和人類一樣有著七情六慾,以及最原始的醜陋情緒:復仇。

 

    這部影片的立場一開始就沒有站在任何人或動物那一方,不像<大白鯊>站在人類的角度看邪惡的鯊魚逞凶鬥狠,最後人類戰勝了影片中的反派鯊魚,有點人定勝天的意味。<殺人鯨>的導演想要傳達出人和虎鯨情感上相似的地方,因此他們都會哭、會笑、會歡樂、會悲傷,也都有原始而黑暗的情緒,無怪乎影片的主題曲名為:We are one,這首有點憂傷且曲調悠揚的歌貫穿全片,讓觀眾在歌聲中感染人與虎鯨的內在情緒,如果沒有這首歌想必影片會失色不少。

 

    至今電影公司拍攝了許多部老少咸宜的鯨豚相關電影,如<威鯨闖天關>、<飛寶>等,然而我卻依然忘不了這部曾在電視上看過的電影,我想沒有哪部影片能夠把鯨與人刻畫的如此複雜而深入,這也是為何至今許多鯨豚保育團體依舊經常引用此片作為保育教材,當影迷將此片歸類於動物驚悚片或災難片的同時,我思考著這部戲當中人和動物所帶給觀眾的情緒和血腥殺戮與復仇背後的糾結和痛苦,在觀賞殺人鯨神出鬼沒於海中的驚悚娛樂效果之餘,也值得一番細細思量。

 

 

 

相關電影介紹

 

http://en.wikipedia.org/wiki/Orca_(film)

 

http://www.imdb.com/title/tt0076504/

 

主題曲: We are one

 

可以在YouTube上尋找到一些配樂和電影片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6Jh3rmVy9w&feature=related

 

 

Lion Z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